本周,“最严停工令”刷屏了大家的好友圈,有些地区的企业、化工园已经开始限产停产,这势必会造成化工原料市场价格短期上涨,但是!小编万万没有想到,这涨价来得那么早,忍不住想唱一首歌:价涨得那么伤,涨得那么认真,却还是听见客户说不可能......
不知不觉中2017年就这么快要过去了,最后两月是传统旺季,本以为可以赚点钱过年,谁知道原材料疯涨,各种辅料也比拼着涨价,运输成本上涨,人工工资也要涨,连微信支付宝也收手续费了,深感压力山大……。面临着年关,两眼泪汪汪!
最近朋友圈最火爆的就是关停,涨,关停,涨。
经济生态沸腾,实体行业遭遇致命2017
我们说,无论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是经济生态环境,没有什么比稳定更重要。而对中国这个效率低下、负债高企、环境恶化、结构性问题突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任何大的调整都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一位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往一个小型游泳池倒入27公斤干冰,结果不到一分钟整个泳池完全沸腾了,这就是强刺激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然而,中国这些年来的印钞、4万亿经济刺激、降息降准、工资倍增、环境治理、人造牛市、去产能、楼市去库存、全民创业等无一例外不是强刺激。
27公斤干冰让游泳池瞬间沸腾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强刺激,中国经济的生态环境已经沸腾。而此次的涨价潮,或许是一种经济生态业已沸腾的外在表现,最终的结局必然催生实体行业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
1.未来的一年内,以下的行业会出现大量倒闭潮
前些年,包装印刷、日化、纺织服装、玩具、食品、饮料、啤酒、零售、餐饮等行业经历了盲目扩张导致的压价保量的恶性竞争的考验。在各种成本大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资金不足、订单锐减、缺乏创新、负债高企的企业将率先倒下。而这些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
2.各项成本不断增加,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企业恐怕要得重感冒了
对于目前制造业发展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过去制造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低成本的的劳动力上,现在已然没了这个优势。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看来,就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来说,不是各项成本涨价,而是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包括电控和液压电在内的基础零部件,以及基础的加工工艺和国际的一流企业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这个差距的存在,使得中国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趋同化现象普遍,落后的产能过剩,企业除了价格以外,很少有其他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在研发阶段,只能靠价格来进行竞争,使得很多企业处于薄利甚至亏损的经营状态。
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这是行业达成的一致共识,企业的差异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使得制造业企业目前有相当的数量处于经营困难的状态。在这种境遇下,再遇到如流感一般的各项成本涨价潮来袭,恐怕有些企业真的是要的一场重感冒了。
中小企业:支撑国家经济的绝对支柱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似乎忘掉了初心,一味急功近利,做大做强,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中小企业才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绝对支柱,而不是房地产业。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
同样,在全世界,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主体力量,是最受重视的群体。
在欧盟,共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欧盟企业总数的99.8%。其中92.2%是雇员少于10人的微型企业。2012年中小企业吸收了8700万就业人口,约占欧盟总就业的67.4%,创造的增加值则占到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8.1%。
在日本,中小企业已达469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7%,占就业岗位总数的70.2%,中小制造企业创造附加值占制造业总附加值的57.7%。韩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300万家,GDP占比超过50%,贡献财税收入近60%。
近两年来,提出的“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事实上也是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一种培养。因此,希望中小企业老板们不要妄自菲薄,中国经济要发展,最终不可缺失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倒闭潮:中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从2016年开始,在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成为了去产能的对象,特别是在雾霾压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被一刀切式关停,成为替化工、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垫背的可怜虫。
去年的涨价潮并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动,而更象是环保和去产能导致上游材料企业产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涨价潮。这种爆发式的涨价很难传导给终端企业,使得位于中游的众多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订单转移等原因而出现倒闭潮。
过去,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主业仍然是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业。08年后,我们对中国制造过于自信,错误地将编织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拱手让给东南亚国家,其严重后果已经并将逐渐显露出来。
有观点认为,中小企业多数是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它们的倒闭是我国经济转型“必然付出的代价”。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中小企业都难以生存下去,转型升级岂不成为了空谈?
中小企业对国民收入增长、就业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同时,它还是华为、格力、海尔、美的等民族企业成长的土壤。没有它,中国的民族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成了海市蜃楼。以为多培养几个华为,中国经济就会强大的人,未免太过幼稚。
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出路何在?
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正如经济学家马晓河所言,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制造为中国GDP贡献了三分之一。制造业发展快,GDP上升就快;制造业发展就慢,GDP上升就慢,关联度极高。
中国制造业下一步何去何从?
第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们所有跟消费者的关系,改造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几乎所有的能力,要好好利用互联网优势来改善现状。
第二,工匠精神。对于制造业来讲,就比如制造一双皮鞋,我为什么穿这双皮鞋?不是因为你营销做的好。是因为我穿这双皮鞋很舒服,德鲁克讲一句话,商业的本质是你做一双皮鞋卖给那个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穿这个鞋子在脚上很舒服。
第三,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创新能力,要积木式创新,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创新平台,我们要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部分。什么叫新中国制造,我们把它命运改变,还是要回到产业本身,还是制造。
客户要便宜,商家要利润,
厂家要生存,这是拼命的节奏呀!
顶住就是胜利,
塑料行业的弟兄们顶住!
素材来源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