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心     成为行家
返回顶部
2017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大会复合材料分论坛全程报道
来自材料+的分享。
Tue Nov 14 09:59:05 CST 2017 材料十



今天,2017新材料发展趋势高层论坛进入第二天,会议共分为九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高性能钛合金材料,核材料,能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超材料,复合材料,材料界面、微纳,3D打印材料,材料智能热制造。共进行139场专业学术报告。

由于自身所学专业,小编选择了复合材料分论坛。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复合材分论坛13场高质量报告。

复合材料分论坛主要围绕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三大类进行。报告的汇报人也是国内复合材料的大牛。


报告1——清华大学周济教授:超材料与常规材料的融合

周济教授的汇报主要围绕超材料的设计构造展开。周济教授介绍他们研究团队提出超构材料与自然材料融合是获取新型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对自然材料千变万化的显微结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丰富的超常电、磁、光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将其用于超材料的构筑,从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相互作用和耦合特性;目前,他们实验室成功制备了微波巨磁介电材料、光忆阻器、负热膨胀材料、人工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最后,周济教授提出可以将超材料作为材料设计的新方法,为材料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简化影响材料的因素,进而打破制约自然材料功能的极限,发展出自然材料所无法获得的高性能功能材料。


报告2——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教授:碳纤维增强高性能纸基摩擦材料

李贺军教授主要介绍了高性能纸基摩擦材料。纸基摩擦材料主要应用于高技术装备中的柔性传动和制动系统,以及各种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李贺军教授指出近年来在高技术装备中对纸基摩擦材料的工况适应性、制动稳定性、传动平稳性以及寿命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其研究团队针对上述情况,将碳纤维、碳布、碳纳米管以及晶须等引入纸基摩擦材料中,开展了碳纤维无损接枝改性、原材料配比优化设计、多尺度增强体构筑、湿式结合过程模拟、湿式摩擦学机理以及典型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研究,不仅得到了性能优异的纸基摩擦材料并实际应用,也为传动/制动系统的更新换代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报告3——哈尔滨工业大学黄玉东教授: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优化控制

黄玉东讲授主要围绕着复合材料结构涉及的三个界面层次(纤维/树脂微观界面、复合材料层间界面、异质材料的宏观界面粘接)展开介绍,他们团队通过建立和改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系列表征方法,揭示了碳纤维上浆剂与树脂相互扩散规律、探明了界面竞争吸附对溶液预浸的影响机理,阐明了高温界面粘接剂结构转化规律。此外,他们团队还发明了碳纤维表面上浆剂调控技术、溶液预浸纤维/树脂界面增效技术及高温界面粘接匹配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报告4——上海交通大学张荻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仿生复合与性能

张荻教授基于贝壳的高强韧砖砌式微纳结构,提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仿贝壳微纳砖砌复合结构的学术思想和复合制备技术原型,并成功复合制备出了具有贝壳微纳结构的CNT /铝基复合材料。并且他还指出这种仿生复合材料技术原型可运用于其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如石墨烯,石墨烯+CNT混杂增强以及Al,Cu,Mg,Ti等金属复合材料。


报告5——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教授:陶瓷与复相陶瓷的快速与超快速新烧结技术

傅正义教授提出基于塑性变形为控制机制的烧结技术原理,将烧结温度降低至晶粒生长临界点,利用高压塑形变形实现快速致密化;提出燃烧反应结合动态加压的超快速烧结技术原理,利用燃烧反应的快速升温和动态高压相结合实现数秒钟内的超快速致密化。此外,他们团队还开展了陶瓷、复相陶瓷和纳米陶瓷的烧结技术基础研究,发展了相关装备和制备工艺技术。


报告6——哈尔滨工业大学武高辉教授:铝基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基础问题与稳定性设计及应用

武高辉教授主要介绍了其研究团队持续20余年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模拟陀螺仪多次启动条件的材料尺寸稳定性评价方法,论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相稳定、组织稳定、应力稳定、热匹配的基本原理和复合材料稳定化设计方法。分析了仪表级SiC/Al复合材料对惯性仪表精度提高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前景。


报告7——航天科工集团三裴雨辰研究员: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及发展思考

裴雨辰研究员重点介绍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组分基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对超高温抗氧化性能影响的工作。他们研究团队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了C/SiC-ZrO2、C/SiC-ZrC、C/SiC-ZrB2、C/SiC-HfC四种复合材料,采用电弧风洞对复合材料的超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调整优化基体中各组元的种类、分布和含量,实现了超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大幅提升,并通过对试验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氧化烧蚀机理。提出了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的思考。


报告8——国防科技大学王军教授:高性能连续碳化硅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王军教授主要介绍了其团队对SiC纤维制备及产业化的研究。其研究团队采用先驱体转化技术,先后攻克了高品质聚碳硅烷合成、连续稳定熔融纺丝、控氧和无氧不熔化、高温烧成与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在对连续SiC纤维组成、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第二代、第三代连续SiC纤维中试生产线。


报告9——中南大学刘文胜教授:高性能连续氧化铝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刘文胜教授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氧化铝纤维材料的制备研究。其研究团队设计并调控溶胶的水解聚合反应途径,模拟溶胶在纺丝组件处的流量和压力变化规律,探讨烧结过程中纤维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获得纤维的晶化行为和烧结机制,制备出多系列的高性能连续氧化铝纤维材料。


报告10——江苏大学乔冠军教授:陶瓷材料“结构复合”的概念及应用

乔冠军教授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属与陶瓷材料复合的新思路,阐述了金属与陶瓷宏观“结构复合”新构思,构筑金属/陶瓷组件或复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这两类材料的各自优势,实现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能。除此,乔冠军教授还指出结构复合并不是新概念,提出陶瓷-金属焊接件、金属表面陶瓷涂层也都属于结构复合范畴,更典型的是网络互穿、有序阵列、多层叠加等更复杂的结构构型。并介绍了这几种典型的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


报告11——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张宝艳研究员: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张宝艳研究员主要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技术,界面与宏观性能的关系,还分析了纤维,上浆剂对界面的影响,并阐述了负荷载界面技术的典型应用,即匹配树脂/CCF3复合材料和国产T700级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并指出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


报告12——西北工业大学殷小玮教授:结构功能一体化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殷小玮教授主要介绍了结构功能一体化SiC材料,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SiC)。其研究团队通过对纤维、界面、基体和涂层各组元进行设计,使CMCs-SiC可具备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所需各种功能。其团队除了CMCs-SiC强韧化设计外,还进行了CMCs-SiC材料的裂纹自愈合、摩擦自润滑、电磁波吸收/屏蔽等功能的设计研究,将能极大的促进CMCs-SiC在航空发动机和航天飞行器热端部件、刹车片/盘和各种电子设备等领域应用的关键。


报告13——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赵彤教授航天用高性能基体树脂的研究和创新

(由于赵彤教授有事,报告由其实验组的成员代为汇报,因此没有汇报人的照片)

赵彤教授研究团队主要围绕航天用高性能基体树脂材料展开汇报,从航天用复合材料耐高温、耐烧蚀的特点以及航天型号发展需求的前沿性材料入手,重点讲解了航天烧蚀防热复合材料的技术发展。并总结过去20余年在航天飞行器发展的牵引下,耐烧蚀酚醛树脂在质量控制、多重成型工艺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保障了我国航天型号研制,为我国酚醛基耐烧蚀前驱体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挥了支撑作用。

目前,研究团队突破了锆基陶瓷前技术,驱体批量稳定化制备关键技术,使我国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推动产品技术成熟,实现型号应用,赵彤教授研究团队还进行了基于纳米微孔结构的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的研究,并解决多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如通过微纳米结构的调控可以实现耐烧蚀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同时能够保持酚醛树脂基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另外,赵彤教授还提出轻量化长时间耐烧蚀材料是未来大气层内高赫数飞行器结构防护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可陶瓷化低成本技术,通过关键原材料和新成型工艺的探索,将为轻量化长时间耐烧蚀材料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大家对哪个报告感兴趣,可以加小编微信私聊,小编微信号:13521056123。

Tue Nov 14 09:59:05 CST 2017 材料十
塑问
粤ICP备1407425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70012
广州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广州快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品
suwenteam@iplas.com.cn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8号越秀金融大厦第六层09-16单元
快塑网logo 安全联盟
微信二维码
在这里有前沿的知识、专业的专家
实力的企业。和他们一起关注产业动态。分享您
的经验、见解、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