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不同尺度和形貌的单一组分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可控合成单分散的具有多种组分的纳米复合材料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多组分纳米复合材料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实现单一组分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和性质。除了传统的对称复合方式,如核@壳(Core-Shell)、蛋黄@壳(Yolk-Shell)、合金等,非对称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形貌、组成、表面性质等不对称性的特点,在多重表面修饰、多客体分子输运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有的合成不对称复合纳米材料的途径主要包括表面选择性修饰、界面组装、微流控等。报道的非对称复合纳米材料主要集中在无机纳米晶、高分子、实心SiO2等。而关于具有高比表面、非对称存储空间、表面性质、功能等非对称介孔材料的报道及合成手段非常有限,因此也限制了非对称纳米复合材料在客体分子(尤其是多客体分子)可控输运和释放方面的应用。
复旦大学的赵东元院士和张凡教授研究团队在前期提出的立方介孔孔道各向异性生长的基础上(J. Am. Chem. Soc., 2014, 136, 15086;J. Am. Chem. Soc., 2015, 137, 5903),在其最新研究成果中进一步拓展了二维六方介孔孔道的各向异性生长。在该工作中,他们提出了一种“降解-重组”诱导介孔各向异性生长的方法,通过以SiO2纳米颗粒(或包覆SiO2的无机纳米晶核-壳结构)为种子、有机硅烷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导向剂,制备了均匀的一维不对称二元介孔硅纳米复合材料。在该反应中,SiO2种子通过先部分降解、后重组的方法在硅基纳米颗粒种子上可控地生长一维的介孔硅纳米棒(二维六方孔道),结合以往发展的立方孔道介孔各向异性生长,可以进一步可控合成Cube & Sphere & Rod三元不对称结构。在三元不对称结构中,每一个单元的组成、化学性质都可以通过改变骨架中的有机基团进行调控。该方法所制备的不对称一维介孔硅纳米复合材料拥有比对称球状颗粒更优越的药物负载和可控释放的能力。除此之外,该不对称结构可以与不同无机纳米晶进一步复合,实现更加丰富的光、磁、热、电等功能,从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比如,在该工作中,通过与金纳米棒的光热效应结合,人们可以实现近红外光控释药与光热协同治疗,实现良好的肿瘤细胞杀灭效果。相关研究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的青年研究员李晓民博士。
该论文作者为:Xiaomin Li, Tiancong Zhao, Yang Lu, Peiyuan Wang, Ahmed Mohamed El-Toni, Fan Zhang and Dongyuan Zhao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Degradation-Restructuring Induced Anisotropic Epitaxial Growth for Fabrication of Asymmetric Diblock and Triblock Mesoporous Nanocomposites
Adv. Mater., 2017, 29, 1701652, DOI: 10.1002/adma.201701652
导师介绍
赵东元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9627
张凡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9670
近期新增期刊
本文版权属于X-MOL(x-mol.com),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欢迎读者朋友们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所有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