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数十万个集市都在出售大量印度教小神像。大部分店主不知道它们的产地,即使知道也不会说出来。印度正从中国进口越来越多大批量生产的印度教神像——从2000年起就以百万计进口。随之而至的问题是,考虑到长途运输和10%的关税,印度人为何不自己生产神像?按说,印度拥有聪明且勤劳的企业家,随着中国的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印度也能成为“世界工厂”。但2016年印度的商品出口额仅为2640亿美元,而中国高达近2.1万亿美元。
莫迪政府曾希望通过在2014年9月推出的“印度制造”行动,借助其低廉的制造业人工成本——时薪仅为92美分,而中国东部沿海工人的时薪超过4美元——扭转这种不平衡。不过,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却仍在激增,以下是印度多位经济学家总结导致现况的7个主要因素。
1、规模。中国的大多数制造都是大规模批量生产,而印度更多是两三台机器的“小作坊”。显然,更大的规模意味着更低的单位成本。
2、生产效率。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印度制造业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仅为中国同行的1/5。”该报告显示,无论在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产能利用还是在供给链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印度工厂都落后于中国同行。
3、腐败。印度的行贿受贿行为琐碎且频繁,影响包括供电和交费等在内的各种日常经营。与中国相比,印度无处不在的腐败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都更有害。
4、运输。从广州到孟买的距离是德里到孟买的5倍,但从成本来看,7300公里的海运几乎与1400公里的陆上运输大体相当。印度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5、电力。印中两国的电价相差无几。但中企几乎没有断电忧虑,而发电量不足使印企受困于频繁断电和电力缺口。
6、官僚主义。在印度,其多种族的民主传统正制约着新企业的成立和经营。例如,在印度征地的难度远高于中国。在世界银行经商便利度排名的大部分指标上,中国企业都享有远比其印度同行更便利的经商环境。
7、补贴。许多生产印度教神像的中国企业不仅参加印度的商品交易会,还前往法兰克福和拉斯维加斯参加类似活动。在中国,推销费用可用于减免课税且有时获得补贴。
综上所述,尽管莫迪推出“印度制造”行动,但印度与中国和全世界的贸易逆差都已加剧。破除不必要的官僚主义干涉或许有助于印度成为世界工厂。
文章来源:法罗克-康特拉克特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QQ:1097660699,TEL:0571-8106-0615
如果你有“好想法、好技术、好经验”,欢迎橡塑(机械)行业人士发表行业独到见解并前来投稿。分享,只为更好的体现它的价值。
投稿热线:0571-8106 0615
联系QQ:1097660699
·END·
资讯·商机·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