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的巧克力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个标准大名叫《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GB/T 19343-2016》,新标准将原有的两个标准(分别关于巧克力和代可可脂巧克力)合二为一。
大家一定很好奇,巧克力的标准里都有哪些内容?如何区分市面上各种巧克力品质高低?
今天为你一一讲述。
众神的食物
巧克力为国人所知,其实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虽然有零星传入,但巧克力真正走进国人的视野还要追溯到二战的太平洋战争时期,伴随着美国援助物资和美国大兵的大量进入,巧克力这一美军的标配才逐渐为国人所知晓。
其实,巧克力的历史要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美洲,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地,早期的奥尔梅克文明里就有“可可”这一单词。
后来的玛雅人将可可豆烘干碾碎,加水和辣椒等,混合成一种暗黑的饮料“Chocolatl”,我们现在说的“巧克力”正是来源于这一发音。
其后的阿兹特克人十分钟爱这种饮料,在祭祀等重大场合中才会饮用。因此林耐给可可豆命名为Theobroma cacao,Theobroma源自于希腊语,意为“众神的食物”。
走出美洲
伴随着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许多美洲的新奇玩意开始被欧洲人所了解,第一个发现巧克力的欧洲人据信是哥伦布。
1502年,他从“新世界”归来后,将一批奇妙的珍宝呈献给西班牙国王,其中就包括可可豆。
然而,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直到另一位西班牙船长埃尔南·科尔特斯将可可豆和巧克力饮料的秘方带到欧洲。
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
又苦又辣的Chocolatl自然很难获得欧洲人青睐,但是天才的西班牙人去掉辣椒,加入蜜糖和其它香料,一种在未来影响深远的饮料就此横空出世。
西班牙人的天才不仅在食品上,商业头脑才是其根本,为了商业利益,他们小心地保守了这一秘密达上百年之久。
17世纪,两位西班牙公主先后嫁给法国国王,在这两位王后的推动下,饮用巧克力成了贵族时尚,风靡欧洲。
从饮料走向食品
巧克力饮料虽然时髦,但并未在大众中普及,原因不仅是价格高,而且不方便。
由于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将可可树引种到非洲和南亚大量种植,有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借着工业革命的东风,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不断地改良着巧克力饮料。
荷兰人Coenraad Johannes van Houten率先开发出了将可可浆中的可可脂压出的方法,并于1828年申请了专利,打开了巧克力固体化的大门。
Coenraad Johannes van Houten
1819年,Francois Louis Cailler在莱蒙湖畔开设全瑞士首家巧克力厂,生产出历史上第一块巧克力砖。1929年,Cailler巧克力被雀巢兼并,但品牌一直保留了下来。
现代的Cailler巧克力
1847年,英国的Francis Fry和Joseph Fry兄弟在可可浆中添加额外的可可脂,再加入糖和香料,制成了可咀嚼的巧克力块,即现代巧克力的原型。现今巧克力的制作基本都沿用这种组成。
1847年开始生产的可咀嚼巧克力块
迈向新高度
尽管固体巧克力已经出现,但是口味仍然不是很理想。
作为饮品时,巧克力加牛奶非常容易,但是固体巧克力加入牛奶时,不仅混合困难,也无法成型。
Cailler先生的女婿,Daniel Peter尝试过多次,仍然无法解决这一难题。
正好他的邻居Henri Nestle(没错,就是雀巢公司的创始人)正在开发一种婴儿食品,用到了牛奶的浓缩品炼乳。受此启发,他将炼乳加入巧克力中,于1875创制出牛奶巧克力。
由于其均衡的口感,牛奶巧克力成为了今天消费量最大的巧克力品种。
丹尼尔·彼得Daniel Peter
1879年,巧克力制作的另一个重要技术——精炼被发明了出来。
瑞士人Rodolphe Lindt致力于改进巧克力的品质,废寝忘食地钻研方法。
据说有个周末,身心疲惫的Lindt在回家时,忘了关巧克力磨机的电源,周一上班时,他发现多转了几天的巧克力变得非常细腻香滑。
精炼前后对比
研究发现,在这个研磨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包括我们熟知的美拉德反应(糖酯化反应)。现在,精炼已经是巧克力生产的标准工序之一。
后来,Lindt的设备和工艺被收购,并以Lindt命名,成为高端巧克力的代表之一,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瑞士莲。
鲁道夫莲Rodolphe Lindt
进入二十世纪,各种夹心巧克力被发明了出来,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巧克力家族。
一战和二战期间,巧克力作为军需品配给各国大兵,仅二战时美军就配给了3亿块巧克力。巧克力迅速成为了平民化的食品,风靡世界。
当然,军品巧克力的口感往往比民品差,二战时美军的D级口粮就被美国大兵吐槽为“狗食”。原因十分搞笑,既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厂家偷工减料,而是军方为了减少士兵偷吃,刻意要求厂家这么做。
著名的D级口粮Field Ration D
目前,全球人均年消费巧克力约1kg,中国才0.1kg,只有全球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差距不小啊。
可以猜一猜,人均年消费巧克力最高的国家是?
相信很多人都答对了,最高的是瑞士,约9kg,是中国的九十倍。
更为尴尬的是,如今我国的巧克力市场完全成了国外品牌的天下,高端市场自不必说,中端市场上德芙、费列罗、好时等长期占据着销量排行榜前列。
放眼国内品牌,勉强跻身中档的金帝已经在去年停产,稍有名气的徐福记、金丝猴等也大多被外商合资。剩下的本土品牌,主要靠着代可可脂巧克力在低端市场苦苦支撑。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可可豆
巧克力的主原料是可可豆,它是梧桐科常绿乔木可可树的种子。
挂满可可果的可可树
可可果实形状像甜瓜,重量在250克至500克之间。
打开可可果,里面一般有20—50枚约2厘米长的可可豆。
打开可可果,就可以看到白色的可可豆
然而经过3-9天的充分发酵,可可豆就变成了深棕色,并开始散发我们熟悉的巧克力香。经过清洗和晾晒后,可可豆就可以包装运输了。
发酵前的可可豆(图左)和发酵后的可可豆(图右)
然而经过3-9天的充分发酵,可可豆就变成了深棕色,并开始散发我们熟悉的巧克力香。经过清洗和晾晒后,可可豆就可以包装运输了。
处理好的可可豆
可可豆的品种主要有四种
克里奥罗(criollo)是原生种,香味浓厚,苦味和酸味较淡,是可可豆中的贵族。
但因容易感染病毒,种植困难,只在中美洲少量种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左右,主要供应高档巧克力品种。
佛拉斯特罗(forastero)也是原生种,香味微弱一点,涩味,苦味,酸味等比较强,是大路货。
原产于亚马逊地区,现主要在西非、东南亚等地大量地栽种,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
特立尼达里奥(trinitario)是两者的杂交种,容易栽种,品质介于两者之间。
产于中南美国家,总产量占约10-15%。
那斯努(nacional)是 forastero的改良品种,有独特的辛香及花香味,品质优良。只在厄瓜多尔有少量种植,总产量占约1%。
就像高级茶叶会标明茶树的品种,高档的巧克力也会标明可可豆的品种。
包装盒最下方,特地标注出使用的是100%克里奥罗(criollo)可可豆
前期工序
包装好的可可豆被运往世界各地的加工厂。
在加工厂里,可可豆经过分选、烘焙后,在粉碎的同时被去掉外皮。
随后,碎可可豆被放入巨大的磨机,研磨产生的温度使得富含油脂的可可豆变成了糊状,我们称之为可可浆,可可浆冷却后就是可可块。
压 榨
可可块含有约52%的可可脂,放入压榨机后,分离出可可脂,剩余的残渣就是可可粉,通常仍有10-20%的可可脂。
可可脂(图左)和可可粉(图右)
上集说过,巧克力是可可浆中加入了额外的可可脂,可可粉其实是过剩的。多出来的可可粉,除了一部分做成代可可脂巧克力外,大多进入食品工业,成为各种糕点和饮品的原料。
巧克力饼干
成 型
将可可块、可可脂、糖,香料、奶制品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机器精炼。各家精炼的程序不同,也造成了巧克力风味和品质的差异。精炼好的巧克力被放入调温机,经过调温后,就可以成型包装了。
只溶在口 不溶在手
这句广告词很好地诠释了巧克力的特性,而这一特性的秘密就在于可可脂。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
可可脂的另一特点就是熔化曲线很陡,那种在口中瞬间熔化的感觉非常美妙。
可可脂有六种晶型(γ、α、Β”、Β’、βρ、β),其中最后两种熔点最高,也最稳定。
前面工艺里“成型”部分提到的“调温”,作用就在于控制这两种晶型的生成,这样做出来的巧克力外表致密光滑,稳定性高。
我们有时能看到手工制作巧克力时,会将巧克力浆倒在大理石板上操作,这个过程就是调温,操作师的技术和经验决定了巧克力的品质。
手工调温
分类
巧克力按照组成大体分成三类: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
简单地说,黑巧克力不含牛奶成分,白巧克力不含可可块或可可粉,牛奶巧克力都有。
新的巧克力标准对此作了规定:
总可可固形物就是巧克力中“可可块+可可脂+可可粉”的总量。
非脂可可固形物是总可可固形物减去可可脂的含量。
新的标准与旧标准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黑巧克力含量指标还有一点差距,这次修订时没有接轨,有些遗憾。
这次标准修订时,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代可可脂巧克力标准和巧克力标准合二为一。
那么代可可脂巧克力与巧克力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们留心的话,会发现有些巧克力是标注“代可可脂巧克力”的。
简单地说,巧克力中非可可脂植物脂肪添加不能超过5%,否则只能称为代可可脂巧克力,即使可可脂的含量达到了国标也不行。
由于可可产量有限,价格较高,因此很多产品使用植物油代替可可脂,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在口感、香气上都有所欠缺。
特别是如果使用氢化植物油代替可可脂,不仅价格便宜,加工时还可以省去调温工序,是廉价巧克力的首选。但由于含有反式脂肪酸,对身体有潜在的危害。
巧克力与其它材料一起做成的食品称为巧克力制品。国标中规定,巧克力制品中的巧克力仍然要符合巧克力的标准,而且含量不少于25%(重量比)。
比如巧克力夹心饼干,夹心用巧克力的品质和含量必须符合标准。那些只是在饼干里添加了可可粉的,有一点巧克力味,最多只能叫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与真正的巧克力制品还是有区别的。
通常,我们会将巧克力含量大于60%的巧克力制品仍然称为巧克力,比如果仁巧克力。
巧克力之所以得到大众喜爱,除了口感好,还因为含有许多有益成分。
可可碱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它了,大名叫3,7-二甲基黄嘌呤。
它能兴奋中枢神经,松弛肌肉,提高心律———难怪吃巧克力会让人产生爱情降临的感觉。
有趣的是甲基黄嘌呤家族还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家伙——茶碱和咖啡碱。三者结构非常类似,只有一个甲基的差别。而且它们都有一丝苦味,让神经兴奋的功能也相似。
茶、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殊途同归是因为有科学的道理在里面,真是很奇妙!
黄烷醇(Flavanol)
可以促进体内一氧化氮的形成,从而帮助舒张血管壁,降低血压。
色氨酸(Tryptophan)
是制造血清素的原料,帮助改变情绪、睡眠,缓解疼痛。
苯乙胺(Phenethylamine)
与恋爱时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类似,带给你愉悦和爱的感觉。
巧克力的这些有效成分都含在棕褐色的部分里,所以只含有可可脂的白巧克力不具有上述的功效。
此外,由于可可脂本身没有味道,白巧克力中加入的糖不需要中和可可碱等成分的苦味,因此,白巧克力吃起来会更甜一些。
当然,巧克力也有不好的一面。
首先是高脂,通常巧克力含30—60%的可可脂,而且可可脂中的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含量约60%,甚至超过了猪油。
其次是高糖,巧克力的含糖量通常在30—50%。
这两项指标说明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不加节制地食用容易导致肥胖和龋齿。
有人说,不对啊,网上说研究证明吃黑巧克力不但不胖,还能减肥。
可惜,这个研究是假的,是下面这位仁兄杜撰的。
躺着的就是John Bohannon
当然,现在确实有低糖低脂的巧克力,是挺健康的。但是一来价格很高,二来大部分人难以适应这种口感,所以我们在美味和健康之间,还是需要做出一个选择。
市面上的巧克力产品丰富多样,如何判断它们的品质呢?
如果打开包装,会看到,优质的巧克力有明亮光滑的的表面,无气泡、无白霜,掰开有清脆声,闻起来有浓郁的可可香味。
而品尝时,优质的巧克力会突然变软、融化,舌感细腻、滑润。
很多情况下,无法打开巧克力观察和试吃,这时,阅读标签就很重要了。
总可可/可可固形物,以及可可脂含量高低都表示了品质的高低。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配料表次序,通常是按照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如果白砂糖排在前面,那么肯定很甜,如果配料表前几位中出现了植物油,那必定是代可可脂巧克力。
同时,还要注意生产日期,日期越新越好,长时间放置对品质也会有影响。特别是遇到高温后,巧克力容易出现白色的脂霜,不仅外观难看,口感也会变得很差。
当然,巧克力的品种千差万别,品尝的感觉也因人而异,很难科学地评判哪种巧克力是最好的。不过,有时考虑太多也是一种负担。对于个人来说,自己喜欢的巧克力就是最好的。
最后,分享一句电影《阿甘正传》里的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
来源:科学大院
编辑「黎明院企划部」
化工让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