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新材料领域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
技术交流、产业合作、成果转化、企业宣传
求职、实习、涨知识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石墨烯作为材料领域的新星,其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已被中国、美国、韩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提升至战略研究高度,期待它带来巨大的市场价值。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在竞争行为方面表现的十分突出,但目前石墨烯产业尚处于技术概念期,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有多种亟需解决的难题。关于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投资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石墨烯行业竞争优势
石墨烯行业竞争优
石墨烯的制备需要尖端的制备工艺,但对资源消耗较少。通常氧化还原法的原材料为石墨,但石墨为原料制备石墨烯质量相对较差,片层尺寸也相对较小。
最有可能实现单晶大片层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的CVD 法采用的原料是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
无论采用氧化还原法还是CVD 法,都不必担心原材料不足的限制,这是石墨烯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目前国内在石墨烯粉体领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水平也同国外不相上下。尤其是石墨烯粉体作为高端添加剂替代炭黑以及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领域。
此外,国内在石墨烯薄膜规模化制备虽然起步较晚,但已迎头赶上,目前国内已有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墨西科技有限公司等建成了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量产线,并且积极开发其在触摸屏领域的应用。
我国石墨烯行业处于一个上升通道,一方面石墨烯材料技术壁垒较高,行业的议价能力强,盈利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小,而工艺水平、营销策略等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研发实力、管理水平和发展战略上。
另一方面,石墨烯的下游行业主要是电子、航天、光学、能源、环境、医药等,而以上行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从长远看,势必加大对石墨烯的需求,为石墨烯行业长期走向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石墨烯行业竞争劣势
目前,国内介入石墨烯生产和应用开发的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资金、人员和研发实力等都无法与国外三星、IBM、巴斯夫等大型企业相匹敌。虽然有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国企和央企开始关注石墨烯,但多数尚未有实质性投入。
石墨烯的高质量、低成本、绿色的制备和提纯技术、石墨烯分散技术、应用技术(替代传统材料存在阻碍) 等仍是制约石墨烯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
虽然石墨烯产业具有巨大规模,但下游应用市场亟待开发。目前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较慢,渠道不畅,相关大型企业缺少自身对石墨烯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及在产品元器件材料方面选择石墨烯的动力,在这方面仍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推动。
目前我国从事石墨烯生产和研发的单位有上千家,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具备基本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但产品差异化不大。虽然石墨烯产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受制于下游应用没有突破,导致石墨烯有价无市。
目前如国内某公司年产数吨石墨烯的生产线投产的新闻已屡见不鲜,但是石墨烯实现应用的报道却很少。如果只是一味增加石墨烯的产量而不是根据已有产品拓宽石墨烯的下游应用,石墨场的产业链将无法形成。
(来源:粉体网)
地点: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
议程
第一项 |
重点嘉宾介绍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宁淼,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博士(政策) 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石墨烯联盟石墨烯防腐应用推进工作组秘书长(涂料应用) 刘兆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拟邀,石墨烯制备) 李永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石墨烯纳米片低成本、绿色、批量制备技术) 戴贵平,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中央大学(石墨烯制备) 洪江彬,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石墨烯生产) |
第二项 |
议题讨论: 1、“十三五”材料产业污染防治政策解读 2、石墨烯生产企业的需求和困境 3、石墨烯绿色批量制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推广 4、常规氧化还原路线的污染防治与治理探讨 |
第三项 |
闭幕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宁淼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博士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石墨烯联盟石墨烯防腐应用推进工作组秘书长
李永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中央大学
洪江彬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国内请联
胡小姐
手机:+86-15988667525
邮箱:hujianxia@polydt.com
国外请联系
Luna Li
手机:+86-18657495805
邮箱:luna@polyd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