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旗下的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了2017年全球高引学者,总共包括3542条学者的记录(有些领域同一个学者可以在多个领域出现,如张锋同时出现在3个领域),总共统计了21个领域。
中国在化学,材料学,工程学三个领域表现卓越,但是在临床医学,药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及空间科学没有学者入选。
另外,在中国的高引学者中,中国科学院遥遥领先与其他大学及机构。
来自Clarivate Analytics的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员是一个年度名单,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顶级研究人员。高度引用的论文被定义为在科学网络中通过引用领域和出版年度排名前1%的论文。这些数据源自“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这些领域也是基础科学指标中所使用的领域 - 21个广泛的领域,由一系列期刊定义,特别是在“自然与科学”等多学科期刊的情况下,通过逐个进行分析,然后划分到每个领域。
说了这么多,看了让人模糊不清。我们就举个例子,看什么是高引用学者。
❖ 高引用学者
▲ 朱健康
❖ 总体概况
总的发表成果342(以及剔除非第一作及通讯的文章);h数达到122,篇均引用157.17;总引用有53571次,剔除自引之后,有51567次;总共有26517篇文章进行引用了朱健康的成果。
❖ 不同时间发表文章统计
可以看到2002年发表的文章最多,达到了26篇。
❖ 不同时间引用量统计
2016年引用量最多,达到5934次。
❖ 主要文章(引用次数>500):这里不按影响因子排名,而是用引用次数来排名(参考Web of Science)。
Clarivate Analytics每年会在11月份发表全球高引学者的名单,这一次也不例外。向往常一样,这一次发布了21个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电脑科学等,每个领域都包括大约150名高引用学者,但是数学(96位),经济学(93位)及临床医学(389位)例外(图 1)。
▲ 图 1 全球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
由于大家比较关注中国的高引用学者,故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高引学者的统计结果,总共有254位。首先看一下,中国的高引学者的学科分布。主要分布在材料科学(46位),化学(54位)以及工程学领域(56位)。
另外,数学(21位),电脑科学(22位)及地质学(15位)表现也不错(图 2)。但是在临床医学,药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及空间科学没有学者入选。
▲ 图 2 中国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
另外,把中国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放到全球的可以看到,中国在材料科学(46位/150位),化学(54位/215位)以及工程学领域(56位/177位)这三个领域占有的比例非常的大,这说明中国在这三个领域还是很不错的(图 3)。
▲ 图 3 中国与全球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比较
最后看一下,中国高引用学者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大学的分布(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可以看到,排在首位的是中国科学院(46位),遥遥领先其他大学或者是研究所;紧接着就是清华大学(16位),之后就是北京大学(13位,相比2016年进步了很多),香港大学(12位),浙江大学(12位),中国电子科技大学(9位),中国台湾医科大学(8位)及香港城市大学(7位),复旦大学(7位),中国科学院大学(6位)。前10名,总共有136位学者,占了中国的一半以上(图 4)。
▲ 图 4 中国高引用学者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大学的分布
总的来说,中国的高引学者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期待以后的表现会更好。
注:所有的数据都是来源于Clarivate Analytics。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数据链接。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高分子科技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