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查突然爆发
原材料开始暴涨了
缺货了
环保督查又袭
“散乱污”关停
没环评厂子关了
全国安监督查来
环保税开始要交
最严停工令来
冬季治理雾霾方案来了
冬季环保督查要来了
环保回马枪要来了
搬迁入园了
要交保证金了
省级政策下来了
......
近日,为了缓解冬季京津冀地区的环保压力,环境保护部等10部委,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6省市于8月底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制定采暖季工业错峰生产的治霾措施。随着供暖季的临近,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的相关各地陆续出台细化落实方案,冬季错峰生产的序幕即将正式拉开。
从方案出台情况来看,重点实施错峰生产的行业包括钢铁、焦化、铸造、建材、塑料、有色、医药、农药等行业,重点行业错峰生产调控实施时间基本集中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为期4个月。
河南省
率先公布错峰生产计划,实施范围不仅限于"2+26"中的7个传输通道,方案要求基本覆盖全省,并明确了钢铁、焦化、铸造等六大行业共计3060家企业错峰生产的时间和具体要求。另外,安阳市要求全市辖区内钢铁总产能限产50%。
河北省
钢铁行业方面,石家庄、唐山、邯郸等重点城市,采暖季以城市为单位钢铁产能限产50%。全省焦化企业限产30%以上。铸造行业除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电炉、天然气炉外,其他采暖季实施停产;电炉、天然气炉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停产。
山东省
全省水泥企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达标排放的氧化铝、电解铝、炭素等行业分别限产30%以上、30%左右、50%以上,达不到相应排放标准或限值要求的实施停产。除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电炉、天然气炉外,"2+26"城市中的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加上新划入泰安、莱芜共9市的其他铸造企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淄博还提出文件要求,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要实施错峰运输,且对运输车辆排放标准严格规定。使用自有运输车队的企业,全部采用国IV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运输;使用外租车队的企业,国IV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等。
陕西省
在实施范围上由4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扩展到全省所有的11个市,禁止燃用硫分高于1%、灰分高于16%的民用散煤;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晋中划定"禁煤区"。
天津市
天津市全面启动实施建成区停止土石方作业、焦化行业错峰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错峰运输等重点任务。非发电用途燃煤锅炉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全面完成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有色、焦化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所有燃煤发电机(含自备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北京市
重点聚焦重型柴油车管控、"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扬尘管控等。将坚决退出水泥生产行业,建材、化工企业要错峰。
采暖季,多行业将限产
从各地区公布的具体限产目标和重点企业来看,目前石油化工企业波及有限,仅山东省淄博地区提到当地几家重点炼油企业,但并未提出明确的限产30%-50%的要求,但在货物运输流量方面有严格限制。既是没有限产要求,但运输量的控制将制约产品以及原料的流通,也会间接的影响到相关炼油企业的开工负荷。若后期提到的炼厂产品外运受到控制,局部地区资源供应或出现缺口。
另外,为了应对雾霾治理,各地区相关政策措施亦是不断推出。10月1日起,"2+26"及新增城市、山西及河南全省成品油提前升级到国六标准,且逐步停止普柴销售,高品质成品油提前投入使用。
23日下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第六场记者招待会,邀请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介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及环保新目标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用五个“前所未有”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二是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发布实施了三个“十条”,也就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等。
三是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
四是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
五是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6年,三大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平均浓度与大气十条制定出台的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了去年的7.2%等。
此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又提出了新目标。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对此进行了介绍:
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在回答有关大气污染治理的提问时,李干杰表示,要做好预测预警,打赢蓝天保卫战。
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
首先预测预警的工作要做好。一是要把污染排放的情况摸清楚;二是要把气象方面的条件搞清楚。每一天,尤其是进入秋冬季以后,我们气象部门的专家和环保部门的专家有一个机制,都坐在一起进行分析,发挥各自的特长。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过去是叫打好,现在是叫打赢。意味着比过去有更高的要求。
怎么个打赢法?我们一方面在深入地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另外也在边学习、边思考、边推动,准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强化这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的时候,污染防治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这项攻坚战能取得明显的成效,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我们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里面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实现,以2015年为基数,全国338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必须达到80%以上,未达标城市PM2.5的浓度要平均下降18%。同时,还要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改善这个目标做好谋划,打好基础。
来源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消息,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