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新材料领域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
技术交流、产业合作、成果转化、企业宣传
求职、实习、涨知识
充电桩概述
由于新能源汽车不仅具有“环保,噪音小,低耗能,节能,低成本保养,不限行”等优点,而且非常省钱,所以在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久前,多国和地区也都宣布未来将全面禁售传统燃料汽车,2017年9月,工信部启动相关研究,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这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主要包括充电站及其附属设施,如充电机、充电站监护系统、充电桩、配电室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其中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的一环,充电桩无疑是买车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充电桩的定义
充电桩是功能类似于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用于供电动车充电的装置。
1.2 充电桩的分类
充电桩可以按照充电方式、安装方式和充电速度分类,如下表所示:
分类方式 |
名称 |
特点 |
按照充电方式 |
交流充电桩 |
供交流电源的装置,具备监控充电状态。计量计费功能 |
直流充电桩 |
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
|
交直流一体充电 |
||
按照安装方式 |
落地式充电桩 |
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
挂壁式充电桩 |
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
|
按照充电速度 |
快充 |
充电在20~120分钟内完成,但严重消耗电池寿命 |
普通充电 |
需要5~8h |
|
按照充电形式 |
有线充电 |
采用电缆传输 |
无线充电 |
感应式充电方式,最高输入功率为50kw |
备注:无线充电技术是采用了可在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提供电力的电磁感应方式,即将一个受电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受到供电线圈的电流,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1.3 充电桩的发展历程
首个充电站在2006年建成,此后以缓慢的速度发展。直到2011年开始快速发展,至2017年,我国充电桩从1000多个迅速增长至10多万个,国家电网、地方政府及企业、充电桩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纷纷介入,都卯足劲大力布局。
来源:网络数据整理 、DT新材料
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高度重视,自 2015 年下半年起,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密集出台充电桩相关政策,充分反映了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领域发展的热切关注和迫切要求。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的规划目标,到 2020年,分散式充电桩需要超过 480万个,以满足保有量 500 万辆新能源车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充电桩建设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网络数据整理 、DT新材料
而根据《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车桩比将接近1:1。如《意见》能够顺利执行,那么2020年每台车都有一个充电桩可用,那么买车无忧了。
充电桩结构分析
2.1 充电桩零部件分析
在充电桩设备中,使用塑料的比例很高,充电桩壳体、充电桩插头插座、接触器、断路器、充电枪外壳、电源模块外壳等。
来源:网络数据整理 、DT新材料
这些塑料材料需要具备阻燃、耐候、耐低温、壳体绝缘、耐老化性能等,这样才能使得充电桩在突遇火宅的时候,不易燃烧,减轻事故伤害,并能经受恶劣天气,材质不易发生变化,保证低温使用效果,且不易老化。
而特别的针对不同部件有不同的要求。
(1)充电桩外壳材料
充电桩外科主要应对外在的破坏,具体的要求如下:
检验项目 |
依据标准 |
要求值 |
灼热丝起燃温度 |
GB/T 5169.13 |
≥775℃ |
燃烧等级 |
GB/T 5169.16 |
V-0/1.5mm |
球压 |
GB/T 5169.21 |
≥85℃ |
相比电痕化指数 |
GB/T 4207 |
≥175V |
加速老化测试 |
GB/T 16422.2(方法A) |
≥70%初始材料性能; 色牢度≥4级 |
耐化学环境测试 |
GB/T 11547 |
≥50%初始材料性能 |
耐低温冲击 |
GB/T 2423.1 |
建议材料:PC、PC/ABS
(2)充电枪壳体
充电枪主要使用在大电流环境、长期户外使用、直接手握和冲击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材料选型建议 |
性能要求 |
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60kKJ/m2 |
阻燃性能 |
阻燃等级≥V-0/1.5mm;灼热丝试验:通过850℃ 灼热丝起燃温度≥≥775℃ |
优异电绝缘性能 |
CTI≥175V 绝缘电阻≥5MΩ,施加电压500VDC |
良好的表面工艺 |
表面光泽度高、有皮肤质感 |
耐紫外线、耐化学性、耐低温 |
加速老化试验1000h,性能保留70% -40℃的低温冲击试验,耐酸、耐盐 |
建议材料:PC、PC/ABS
(3)插头、插座
插头插座等部件也主要在阻燃、耐热性、绝缘性和阻燃性方面有自己的要求。
材料选型建议 |
性能要求 |
机械性能 |
插拔力测试,车辆碾压测试 |
阻燃性能 |
阻燃等级≥V-0/1.5mm;灼热丝试验≥850℃ 灼热丝起燃温度≥≥775℃ |
优异电绝缘性能 |
CTI≥175V 绝缘电阻≥5MΩ,节电强度不得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 |
耐温性 |
80℃*168h热老化;100℃*1h热存放试验 -40℃的低温冲击试验,耐酸、耐盐 |
建议材料:PET、PA66系列改性材料
(4)其他部分
零部件 |
材料 |
电源模块外壳材料(电动工具充电外壳) |
PA66+FR材料 |
桩体内部散热风扇(一般选用轴流式扇叶) |
PBT+GF或者PPE+GF材料 |
桩体内部断路控制体系(MCB或者MCCB) |
无卤阻燃尼龙材料 |
直流桩体内部金属隔离支架(以塑代钢) |
超高玻纤增强材料或者阻燃增强尼龙材料 |
主要该类塑料生产企业如下:
主要国外生产企业 |
主要国内上市企业 |
巴斯夫 普立万 陶氏杜邦 科思创 沙特基础 帝斯曼 埃克森美孚 LG化学(重庆)工程塑料 ....... |
金发科技(600143) 万华化学(600309) 顺威股份(002676) 时代新材料(600458) 普利特(002324) 银禧科技(300221) 国恩科技(002768) 道恩高分子(002838) 沃特新材料(002886) ...... |
推荐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8QbAGzG-b-62tflXLf-w_g
推荐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2OtcP0NxiT5vGpGwWTQ66Q
推荐文章:http://mp.weixin.qq.com/s/fTKL7NWN_C8JUhoAIThnpA
附主要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名单:采用卡片模式嵌入
2.2 充电桩用塑料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推荐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2OtcP0NxiT5vGpGwWTQ66Q
(1)金发科技(600143)
金发科技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等6大类,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
(2)万华化学(60030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华化学”),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2001年1月5日上市。万华化学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并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将业务拓展至异氰酸酯、多元醇等聚氨酯全系列产品,丙烯酸及酯等石化产品,表面材料、TPU、SAP、PC等材料与解决方案,有机胺等功能化学品四大领域。
(3)顺威股份(002676)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空调风叶设计、生产的专业厂家。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改性工程塑料等。2012年,公司于深交所上市。
(4)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45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于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减震降噪、轻量化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工程化应用,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和特种装备等领域。依托国家大量发展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公司的产能有着广大的应用市场。
(5)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002324)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10 月,2009 年12 月上市。主要从事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以改性聚烯烃、改性ABS、塑料合金为主。拥有年产6.5 万吨改性塑料产品的生产能力。2012 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2 亿元,产品主要供应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应用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马自达、海马汽车等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型,主要客户有:延锋伟世通、常州星宇车灯、宁波玛克特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等。
(6)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221)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 年8 月,2011 年5 月上市, 公司是主营业务为高分子类新材料改性塑料和CNC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并举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改性塑料业务方面, 为电线电缆、节能灯具、电子电气、家用电器、玩具、道路材料、汽车等领域客户提供产品;在CNC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 方面,主要为品牌手机厂商提供手机金属外壳、金属外框全制程产品与服务。此外,公司的3D打印材料及控股子公司银禧 光电的LED照明产品继续向好发展。
(7)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768)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粒子及其深加工后的各种改性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改性塑料粒子及改性塑料粒子深加工后的各种改性塑料制品等,应用于制造家电、电子产品及汽车塑料零部件。公司凭借其在改性塑料领域内多年积累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以及对行业和产品的深刻理解,与下游家电、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家电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专用料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测试及物流配送等在内的综合服务。2015年6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8)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838)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山东烟台,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等功能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热塑性弹性体产品主要是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改性塑料产品主要是增强增韧改性塑料、高光泽改性塑料和阻燃改性塑料;色母粒产品主要是专用色母粒和多功能色母粒。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医疗卫生等行业。2017年1月,公司于深交所上市。公司在建的万吨级溴化丁基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生产线投产后,将极大的解决医用橡胶塞难以回收的难题;同时该产品也可用于各种医疗器械。
(9)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886)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工程塑料合金、改性通用塑料以及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新材料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材料供应商和世界一流的材料方案提供者。产品类别包括工程塑料合金、特种工程塑料以及改性通用塑料。产品主要应用为电子、家电、办公设备、通讯、汽车、水处理、电气、航空、军工等领域。公司改性PPE系列产品及以PPE、PC为基体的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于2017年6月27日上市。
充电桩产业链分析
充电桩的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的设备生产商(许继电气、科陆、奥特迅等)、中游的充电运营商(中国普天、国家电网、星星充电等)以及下游整车行业。
来源:网络数据整理 、DT新材料
在实际中,上游和中游企业界限比较模糊。目前充电桩产业链中上游已形成二大梯队,具体如下:
梯队分区 |
代表企业 |
特点 |
第一梯队 |
中国普天、国家电网、万邦新能源(星星充电)、特来电 |
占据了85%左右的市场份额 |
第二梯队 |
聚电、富电科技、畅的科技、联合电动、小易充电、特斯拉等 |
各有优势 |
接下来对重点企业介绍:
(1)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开始进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领域,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在当年将完成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9个充电桩的建设,当时更是计划2015年建成1700座公共充电站和300万个交流充电桩。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覆盖1.4万公里、13个省、95个城市,国网将在“两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的基础之上,建设七纵四横两网格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网络,到2020年,在全国将累计建成公共快充站1万座,充电桩12万个,预计从2016年开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高峰期,年均投资或将超过200亿。
关键词:最为核心的发展区域是在华北地区,然后沿海一路向南覆盖我国东部省份,行业龙头,大力扩张版图。
(2)普天新能源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和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
充电系统网络是在中国普天主业的基础上实现的先进充电技术。为体现兼容充电,由采用统一的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来实现的。目前在深圳可服务五洲龙纯电动大巴、混合动力大巴、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通过在站外设置充电终端与整车连接,实现充电连接和控制。充电系统由整车(BMS)、充电终端、充电机以及刷卡收费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将车辆、电池及充电设备实时监控数据,反映到总网络上去。
关键词:跟随国家电网的脚步,盘踞在京津冀地区,注重质量,产品充电功率大,损坏率小,—运维一体化的模式优势明显。
(3)星星充电
星星充电是江苏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万帮车业与北京最大的国企—北汽集团共同投资的新能源充电桩智能运营平台。
星星充电采用众筹建桩的模式正在全国发放充电桩,计划3年内滚动投资45亿元完成100个城市的进驻。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和运营60个城市的智慧公共充电网络,建设25万个充电桩,形成规模化和城市充电网络群。
关键词:基本以北京、广州、江浙沪等地为核心;采用土地所有人出地,星星充电负责建设及运营,最后利润按照比列分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拿地压力,也能为土地所有者创造利润;
(4)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4年09月04日成立,采用互联网思维,依靠国际领先的汽车群智能充电技术和系统,创新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致力于建设并运营全国最大的汽车充电网。
关键词:板块触及全国,疆域;模式上选择和当地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特别是和车企合资,与以上三者实力还有差别
充电桩的发展阻力
新能源整车产销“火爆”,充电设施领域的表现也很是活跃。充电桩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又一重要战场。然而充电桩看似繁荣的背后,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1)车与桩发展不协调
很多车主觉得充电不方便,找不到近的充电桩。然而同时,很多建成的充电桩却没有车子来充电,大量闲置,这个情况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尤为明显。这个很大原因是充电桩建设的无序造成的,市场纠偏需要时间与成本,此时政府的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2)兼容性问题
充电桩本身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正因为如此,有实力的企业展开了一轮博弈,都企图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成为主导者,政府作为利益的参与者之一并没有及时的出手,直到2015年年底,新的充电设施国标才出台。而此时,很多充电桩已经建设完毕,更多充电桩产品已经在生产线上,老的桩和车,兼容性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潜在的矛盾。
(3)电网负荷
对整个电网来说,目前充电桩的用电量所占比重是非常微小的,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电网也会面临压力。尤其从局部来说,很多老的物业和用电区域,变压器的富余容量并没有那么多,在建设充电桩的时候就需要额外投入,增加变压器的富余容量,这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利益各方的调和。
(4)充电桩运营全线亏损
目前大部分的充电桩运营商肯定是亏损的,这来自盈利模式的不确定。如正常情况下,以10-15台充电机的充电站为例,前期投入(含补贴)约800万,充电收益一次20元左右,基本上要造40~50万辆次才能赚回成本。
这意味着充电桩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尚在探索中,目前的盈利来源主要是四个:电力差价,服务费,补贴,增值服务。电力行业是涉及垄断的敏感领域,电力差价有多少,完全在电网手里,可以有可以没有,即使有也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服务费一般在1-2元一度电,但这个也受到监管,并且这个名目比较被用户排斥。地方补贴成了影响一个充电站盈利状况主要因素,目前具体的补贴政策千呼万唤还未现身。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高昂的地价,地价每个地方差别很大。
(5)充电时间长
直流快充80%的电量大约需要20-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汽车电池容量和匹配度等具体情况各有不同,这是加油时间的十倍以上。等待时间过长如果在技术上无法突破,会让相当部分的消费者无法接受电动汽车,成为制约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瓶颈。但是反过来,这也可以转化成充电桩运营的商机。国外已经有了一些结合商圈建桩与商业共赢的范例,值得国内运营商借鉴和学习。
(6)行业内的壁垒
运营商各自为战,建立属于自己的结算系统,对商家来说圈地无可厚非,但对车主来说这样十分不便,因为运营商太多,各自的充电桩数量有限,只找一家运营商无法满足日常充电需求,为此可能要办理不止一张缴费卡。同时,笔者发现和充电桩有关的智能手机APP已经超过100款之多。APP寻找定位十分方便,但不同的软件使用体验各不相同,最大的问题还是行业壁垒,几乎所有大的商家都是只提供自家充电桩的相关搜索定位服务,事实上目前仅靠同一家运营商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全面需求。根据商业运行的规律,行业的洗牌将在所难免,未来必然会淘汰大部分,留下资金实力强,规模大,服务优质的商家。目前来看,真正烧得起钱的只有国家电网和有决心投入资源的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很可能熬不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日前,《中国汽车报》与《中国能源报》记者联合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充电桩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尤其在面向下游消费端时,税费高、电价贵、利用率低等问题司空见惯,大部分桩企甚至亏损运营。更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企业并未充分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甚至还因为种种现实原因额外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很多还在恶性竞争中艰难求生。
充电桩的发展前景
5.1 新能源汽车助推充电桩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披露:“目前工信部启动了相关研究,将会联合相关部门制订我国传统能源汽车退出的时间表,以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世界范围内除了法国、德国、英国、挪威、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中国也将禁止内燃机汽车,全面倒向电动化。
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推导电动汽车发展提速,2017年1-10月,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4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7%和45.4%。新能源汽车产销在“银十”再度迎来大幅度增长。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2万辆和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9%和106.7%,按目前的增速来看,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将超过70万辆。
来源:车网中国
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必然带动国际充电基础设施的驶入快车道。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迅猛发展,2015-2017年年桔复合增长率约为30%。2015年全球充电设施总数为145万个;2016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为189万个,预计2017年全球充电设施以中国为主要代表期建设总数将会进一步增长约为245万个。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其中,主要以私人充电装为主,2016年全球私人充电桩建设数量占比86.90%,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占全球充电桩数量的13.10%;在公共充电桩中,由于直流充电桩充电快等优势的影响,公共充电桩多以直流充电桩为主,2016年公共直流充电桩占11.03%,公共交流充电桩占比为2.07%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主推的充电桩必然会迎来自己的火爆增长。
5.2 充电桩新型模式
电桩的未来是美好的,但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整合,大浪淘沙。而如何更高效的投入,需要政府的引导,行业的规范,等行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一起探索更新更有效的商业模式。
(1)增值服务
包括桩体的广告,与商场停车场的合作,作为配套设施进行消费者引流。
(2)充电桩互联网+
充电桩连接的不是一辆新能源汽车,它可以是能源变现的渠道,也可以是能源数据流量的导入端口,进而也可以是一个数据门户的入口。有了互联网的加持,充电桩不再只是一个桩,而成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接口,可以配合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电动车4S店的增值服务,电子支付,大数据等,也可以成为车联网甚至是网络社区的重要一环。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规模。特锐德目前正在做的就是不断的扩大规模,打造基于充电桩网络的商业帝国。
(3)能源服务商
电力改革充满了坎坷,但大的趋势永远是逐渐放开的。售电端的真正放开,将会给予电力能源生产者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民用的充电桩有很大的可能成为顺理成章的第一个出口,真正兑现利润。
从政策的力度和产业上下游的火热程度看,商业运作的大势已经起飞,短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电动汽车以及充电桩产业的加速发展。如果说有,那只有氢燃料电池,石墨烯以及其他新技术被证明可以从各方面完全取代电动汽车的那一天,但目前我们不必有太多担忧。
或许,当前充电桩服务本身不盈利,但是充电网络可能会是一座隐性“金矿”。充分整合“交通与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三业交汇的信息内容,通过充电桩或充电网络为入口,挖掘“广告、保险、金融、售车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生态内容,想象空间非常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企业会加入这顿盛宴。
附录充电桩上中游企业名单
(1)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2)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3)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
(4)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6)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深圳ABB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8)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9)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10)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12)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13)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14)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特变电工南京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16)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8)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2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1)国家电网公司
(22)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3)深圳奥特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4)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北京富电科技有限公司
(27)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8)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9)能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0)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31)深圳市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2)江苏银河同智新能源科科技有限公司
(33)合肥索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4)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5)中聚(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6)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7)杭州奥能电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38)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9)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40)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41)武汉合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42)深圳晶福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3)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44)广东中研能源有限公司
(45)亿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46)上海南电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47)深圳市菊水皇家科技有限公司
(48)英耐杰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49)深圳市钜能科技有限公司
(50)深圳市雷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1)深圳市凯旺电子有限公司
(52)上海埃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53)广东爱普拉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4)深圳市奥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55)信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6)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7)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58)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9)郑州瑞能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60)深圳市国耀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深圳市超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62)新电元(上海)电器有限公司
(63)深圳市健网科技有限公司
(64)广东华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65)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66)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7)深圳市金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8)浙江德洛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9)杭州橡树新能源有限公司
(70)深圳市金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1)深圳市凯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72)迈迩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