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人员名单
演讲人介绍
任国琦
1985年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学士,香港公开大学MBA,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化工部矿山局、中国昊华(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任职,现担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会展与期刊事业部总经理。多年从事化工企业的运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及文化建设等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业务变革与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的“两化融合”的新思路,提出并落实了集团型信息系统“大集中”建设的新方法。主要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十六届、十七届、十九届管理创新一等奖。
傅向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副会长
傅向升毕业于山东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工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工作。1999年4月起,任化工部科技研究总院院长(正局级)。2001年4月起,任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4月起,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5年10月起调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傅向升还是国家“863”新材料领域技术专家、国家“千人计划”评审专家。
蹇锡高
教授、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委员
196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88-1990年留学加拿大。现任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材料进展》副理事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名誉会长及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蹇锡高院士,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先后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军工配套、“863”、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30余项。发明了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解决了传统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技术难题;提出了高性能高分子设计新思想,开发出一个结构独特的高性能高分子新体系;先后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1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获发明专利授权18项,12项技术已产业化, 2项发明专利被评为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1项发明专利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知识产权局2015年联合颁发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和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会特别嘉许金奖。发表SCI收录论文270余篇,已培养博士76名、硕士88名。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工作者、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杨小平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得者(2015))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05)。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的理事。材料导报、炭素、玻璃钢/复合材料、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等方向的科学与工程研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挤成型连续抽油杆、缠绕成型气瓶、高性能预浸料制造以及口腔生物材料如纤维桩、光固化树脂、引导组织再生膜等实现其工程化和产业化。主持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作为CZ7大运载火箭的三项核心技术和新材料应用,2016年实现了首飞。在威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碳纤维专用树脂技术服务和生产基地,形成了碳纤维专用33个牌号树脂基体,为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产业提供了技术和原材料保障。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含重点1项);国家863和国家支撑计划项目5项;国防军工项目8 项;江苏省科技计划集成创新项目1项;美国波音公司、中韩政府间、法国EADS 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4 项;中石化和中石油等研发项目30 余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200 余篇,其中100 多篇被SCI收录,专利申请70 余项(授权50余项),参编专著3 本(其中2 本为 国际Elsevier 出版)。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项。省部级的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石化协会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等荣誉。
赵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技术材料实验室主任,热固性高分子材料课题组组长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特性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玻璃钢/复合材料》、《现代涂料与涂装》、《宇航材料工艺》等杂志的编委,SAMPE北京理事会成员。长期担任高分子材料领域评审专家,并参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
围绕特种树脂在热结构材料及高技术应用领域的功能材料开展了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十余项,争取科研经费两千多万,指导学生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60篇;论著2章;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9名、博士后 1 名、在读博士生研究生6名。
蒋文革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结构复合材料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航天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等方向的工程应用研究,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复合材料性能评价方面具有较深造诣。
现任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结构复合材料中心副主任、主任工程师、研究员。拥有复合材料成型方面的专利10余项,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获部级成果二等奖一项。主持或参加了总装、国防科工局、集团公司等多项相关科研项目,任航天科技集团聘用专家、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航天分会委员、全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标委会委员、科工委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中心聘用专家等。
陈国华
华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石墨烯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标准委员会 委员,2016年入选福建省“双百计划”人才计划,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厦门祥福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福建省石墨烯粉体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聘为福建省产业技术顾问。
1998年开始致力于石墨的层层剥离,制备石墨烯与石墨烯微片及其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arbon 等国际及国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0余篇,被SCI他引3500余篇次;在石墨烯方面获得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他为主完成的石墨烯相关成果分别于2005年、2010年获福建省科技将三等奖,2016年获泉州市科技将一等奖;他带领的团队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由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祥福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成功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他带领的团队还与中石油独山子石化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洛阳)、晋江成昌鞋业公司、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华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石墨烯的相关应用研发。
严兵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多年从事纤维、粉体增强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的技术工作,开发了多项产品投入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科学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专利多项,其中11项(4项发明、7项实用新型)已经授权。
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江苏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产业导师。
所获奖励:
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状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杨士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技术材料实验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9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 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8-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2-1996年先后在Th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和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用耐高温树脂基体、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耐高温粘结剂、耐高温工程塑料、微电子制造与封装材料等方向取得了多项令人注目的研究成绩。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其中60多项已获得专利授权,20多项专利获得实际应用转化。
2013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2014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李宇嘉
北京恒和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经理
擅长对企业及专利产品的专利信息分析研究,帮助企业对竞争对手及核心产品制定专利战略。
主要项目经验:
高强度中厚板专利战略研究、中国烟草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中国农业生物专利技术分析、微小型移动机器人专利技术研究、移动多媒体广播信道传输技术专利技术研究、通讯卫星专利技术分析、风动实验专利技术分析、国家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报告。
栾加双
博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化学会会员,常州创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要研究领域聚芳醚酮树脂改性与成型加工、先进纺织复合材料。
长期从事高性能聚醚醚酮(PEEK)特种纤维材料的技术研究,突破国产PEEK融熔法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打破PEEK纤维国外垄断,建成国内唯一PEEK纤维百吨生产线,实现PEEK纤维国产商品化。此项成果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朱新宝
安徽省环氧树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博导) /副院长
研究方向为精细有机合成,主要进行醇、醚及其酯类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重点进行环氧化合物(EO、PO、ECH)的精细衍生产品开发研究,分别对二元醇单醚及其酯、二元醇双醚高级溶剂、封端聚醚系列、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系列高级溶剂与活性单体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完成了数十个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发表80余篇科技论文,申报了48件中国发明专利(37件已获授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社会学术兼职:
江苏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理事会副理事长,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环氧衍生表面活性剂及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粉末涂料与涂装)行业专家
张从新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资深高级项目总监,化工节能减排和标准化专家,从事化工企业管理22年。担任中国标准化协会化工标准化分会副秘书长、CSTM化工材料领域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副秘书长。
牵头制订的国家标准包括有机硅环体、MDI、TDI、二甲醚等产品能源消耗标准,牵头主持发改委《化工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指南》编制工作,牵头主持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有机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TDI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工作。曾担任7个炼油企业能效对标项目总监。2016年7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张从新“十二五”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先进个人称号。
时间·地点
2017年8月14日-16日(14日报到)
山东省威海市蓝天宾馆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威海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单位
《中国化工信息》 《化工新型材料》杂志
威海市技术转移中心
支持单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威北化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复合材料信息网(复材网)
会议日程
议题及发言人
Part Ⅰ: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热点分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傅向升
威海市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建设 ——威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局/经开区管委会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专利发展趋势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情报资讯部知识产权及政府项目总监 蔡志勇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现状与未来市场预测 ——中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研究室主任 周江
Part Ⅱ:复合材料用树脂改性与工艺前沿
新型杂环高性能树脂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蹇锡高
含硅芳炔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黄发荣
石墨烯改性热固性树脂应用发展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教授 陈国华
有机硅改性热固树脂制备和应用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聚合物工程研究所教授 范宏
酚醛树脂 基复合材 料研究及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技术材料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赵彤
Part Ⅲ:复合材料用树脂设计开发与应用
碳纤维高性能专用树脂的研发及工程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小平
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技术材料研究室主任 杨士勇
双马酰胺树脂的应用及发展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航天一院703所)结构复合材料中心 蒋文革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展望 ——吉林大学(吉大特纤)教授 栾加双
工业领域应用的复合材料制品对环氧树脂的需求分析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严 兵
特种环氧树脂开发研究进展 ——安徽省环氧树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新宝 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总工
更多精彩报告确认中…………………
论文收录
《化工新型材料》月刊
创刊于1973年,43年铸造化工新材料领先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展览服务
在大会期间,将开设学术,配套设备展示,树脂基复合材料专利、树脂基复合材料产品、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等展板区参会人员可通过展板形式将研究内容和成果展现给参会人员。展板区将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以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展览形式:彩色喷绘(桁架);
◎展板尺寸:3m(宽)*2.5m(高);
◎实物展示桌(需要实物展示面积电话联系)
◎ 大会会刊彩色整版广告一版;
◎15000元/展览(含设计、喷绘、搭建、2位全程参会名额)
参会费用
提前汇款报名(8月7日前)为1800元/人;
所有现场缴费代表为2300元/人;全日制学生半价;
注:注册费中不包含交通、住宿费用; 费用包含:参会费、资料费、餐饮费
大会联系
联系人:于珍
手机:18653463667
电话:0534-2666809
邮箱:cnfrp@126.com
更多新闻资讯,请下载复材网APP
(新闻来源:复材网)
更多详细报道请关注复材网www.cnfrp.com